內容來自sina新聞

經適房怎成詐騙誘餌 房價催生一大群夾心層

  據報道,北京人張某以有關系能買經適房為誘餌,騙取瞭80餘人的購房款,其中不乏大學教師和政法工作者。日前,張某因涉嫌詐騙被檢察機關批準逮捕,可案發後竟然隻有1人願意報案。

  當前,各地利用經濟適用房實施詐騙的案件呈高發態勢台新信貸房貸利率任何問題免費諮詢。而詐騙者的手段並不見得有多高明,為何人們還會上當受騙?

  過快增長的房價催生瞭一大群"夾心層"--既不符合經適房等政策性住房的購買條件,也無力承擔高昂的商品房房價的購房者。同時,在經適房的審批、建設和分配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公開、不透明的情況。面對居高不下的房價,這些人不禁想通過"地下渠道"購買到價格相對便宜的經適房。從這個角度講,這類案件中受騙上當的人,不僅是受害者,也是違法參與者。

  更重要的是,在司法實踐中往往註重對作為詐騙案受害者的權利救濟,而忽視瞭作為違法參與者的應有懲罰。對於騙購者,各地在處罰時多是責令交出住房、象征性地處以罰款、取消今後購買經適房資格等,很少會讓其付出沉重的經濟代價或受到各銀行貸款利率比較黨紀、政紀、法律方面的處理。違法的低成本處罰,在很大程度上助長瞭經適房的地下交易。

  可見,杜絕以房欺詐的現象,需要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讓"夾心層"也能圓住房夢;需要加強行業監管,讓保障房實現陽光分配;需要加大對擾亂政策性住房秩序的處罰。而社會公眾更要牢固樹立一個觀念--不合法不合規購買經適房,將付出沉重的代價。

新聞來源http://yt.house.sina.com.cn/news/2013-06-28/08362274888.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ttflo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